4月12日晚7点,仲英书院与交大博物馆共同举办“引商刻羽应律合节”古琴欣赏会,本次活动由西安交大国学社承办,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博物馆馆长、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琴学研究室主任李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院务主任黄丽宁老师等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首先是交大国学社古琴爱好者李沛然同学为我们带来本次活动的开场。“引商刻羽”出自战国时楚国人宋子渊的《对楚王问》,意指曲高和寡。“应律合节”出自屈原《九歌·东君》,意指今晚宾朋集会,共享雅乐。

随后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的张志鑫老师为听众们讲解了古琴的历史,琴乐为“琴棋书画”之首,是中国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琴学研究室于2014年在西安音乐学院成立,旨在“传承华西文明之古韵,播撒人文精神之气象”,向更多的人宣传古琴艺术,通过学习与古琴交友与音乐交心、探求古琴文化的艺术内涵。
在接下来的演出环节中,来自交大国学社古琴爱好者和中国琴学研究室的师生以琴会友,为我们讲述了《获麟操》、《韦编三绝》、《大胡笳》、《广陵散》、《欸乃》、《山居吟》六首古琴名曲的起源和典故,并为我们进行了现场演奏。

本次古琴欣赏会在展示古琴艺术风采的同时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使更多的同学了解了古琴文化,感受了古琴艺术的魅力。古琴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正在今天走出旧时代“曲高和寡”的楼阁,“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更多的人提供心灵的慰藉与支撑。
据悉,本次活动旨在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让学生们能够从博物馆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自觉自愿地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文字:仲英书院 沈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