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仲英书院教职工及其子女在我馆参加了“结缘秦腔”活动,此次活动为庆祝西安交通大学秦腔传承基地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由“仲英书院”和博物馆联合举办,旨在校园内推广秦腔这一传统文化,在师生中播撒秦腔文化的火种。
首先,我馆讲解员带领小朋友参观秦腔馆,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梆子声腔体系的鼻祖,历经周秦角抵戏,汉代百戏,唐代梨园戏以及参军戏、歌舞戏等各种艺术的滋润和影响。通过近距离的参观,教职工和小朋友进一步了解秦腔的发展历史、流播区域、角色分类、戏服道具、表演场地等,随后的“画”脸谱活动,得到了小朋友们的积极响应。
秦腔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但秦腔脸谱一般指的是其中的“净”,也就是俗称的“花脸”。秦腔脸谱谱式古老,笔法粗犷厚重,以图案构造和颜色来区分人物角色和身份地位,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来表现不同的人物。秦腔脸谱制作不分年龄大小都能参与,老少咸宜,大家通过自己动手,体会脸谱中的人物性格与特点,既动手、又动脑,与秦腔艺术进行了一场近距离的对话。

戏曲悟道、文化化人、艺术养心。此次家长和小朋友来到博物馆参观秦腔馆、绘制脸谱,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秦腔的艺术特点,活动结束,孩子们带着自己亲手绘制的脸谱离开博物馆,但是,对秦腔文化、对民族艺术的了解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