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65634

首页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新闻信息

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于右任》西安开机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发布时间 :2016-04-27  点击量:

   

卢中南、赵学敏、钟明善、胡振民、陈彦 、杨京岛共同为《百年巨匠——于右任》开机仪式揭幕

    今天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于右任》开机仪式在西安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胡振民,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赵学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 、《百年巨匠》书法篇顾问苏士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展陈设计处研究馆员卢中南,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彦,原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张宝庆,原陕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雷珍民,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宫辉,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长钟明善,西安交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刘谦,《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书法篇总导演孙铁健,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蒋国耀等出席了开机仪式。

孙铁健代表剧组介绍了《百年巨匠》书法篇的拍摄情况。他说,书法是中华民族“国粹”中的“国粹”,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形态的艺术形式。《百年巨匠》所要拍摄的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赵朴初、启功6位书法巨匠,既是20世纪的书法大师,又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有的是辛亥革命元老,有的是宗教活动家,有的是文化学者或教育家。在当今文化领域商业化倾向、娱乐化倾向、反传统倾向“雾霾”较重的前提下,用纪录片的形式追忆这些大师,犹如在重建一座座传统文化的坐标。孙铁健表示,将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探幽发微,以小见大,呈现大师们独特的心灵世界,拍出客观真实的大师,拍出有血有肉的巨匠,让观众喜欢,让观众敬仰,让观众铭记。

杨京岛代表摄制组向西安交大赠送了《百年巨匠》美术篇光盘及系列丛书。卢中南、赵学敏、钟明善、胡振民、陈彦、杨京岛共同为《百年巨匠——于右任》开机仪式揭幕。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作为一位名声卓著的书法大家,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创立“标准草书”,于1932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了草书研究社。他广泛搜集前人的优秀草书作品,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而后手写此书稿,刊印行世。他的草书兼有碑味,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饱满浑厚。

据悉,《百年巨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全篇108集,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目前分7个导演组同时进行拍摄。《百年巨匠——于右任》是书法篇之一,拍摄完成后将在中央电视台及海内外电视台播出。

《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第二部已在央视一套、九套、十套、外语频道、北京卫视等多家电视台播出,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受到广泛好评。《百年巨匠》获得四项纪录片奖项,并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同时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资助项目。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开馆时间:
周一至周六
9:00 - 12:00 13:00 - 17:00( 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