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起,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将在全国17个重点省份联合开展“2011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这是继“2010年全国重点地区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后,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合力确保文物安全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专项行动。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介绍说,今后凡是发生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珍贵文物、倒卖国家禁止经营文物的“三类大案”,一律列为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挂牌督办案件。
2010年全国共立各类文物犯罪案件973起,其中盗窃文物案件387起、盗掘古墓葬案件451起,分别比2009年下降了12%、21%和18%,但陕西、湖北、甘肃等地还是接连发生多起文物犯罪大案,包括秦东陵一号墓被盗、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葬遗址发掘现场封存文物被盗,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此次行动从5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为期8个月。专项行动总体目标是:侦破一批文物犯罪案件,打掉一批文物犯罪团伙,摧毁一批地下走私贩运通道,抓获一批文物犯罪分子,有效整治非法、地下文物市场,坚决把文物犯罪多发高发的势头压下去。部署专项行动的重点地区是: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7省份。
从今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生效。原有文物死刑罪名的取消,这将使文物安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任务。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今天的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目前的田野文物犯罪危害性和破坏性增强。从近期各地发案情况看,高科技、暴力化、有组织犯罪对文物的破坏性更大,对社会危害性更强。成为犯罪侵害目标的文物等级越来越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世界文化遗产地成为发案重灾区。仅去年以来,广西靖江王陵、陕西秦东陵、唐建陵、河北中山王陵、赵王陵、清西陵等帝王陵寝已先后发生盗掘或者盗窃案件。同时文物案件漏报、迟报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地方甚至瞒报重大案件。
他还介绍了今年国家文物局即将启动的“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在文物资源密集的地市级行政区域,国家文物局对区域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给予倾斜性支持,对文物安全管理给予重点指导,地方政府全面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将文物安全逐级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健全文物保护机构和队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文物安全经费,建立打击文物犯罪长效机制。
“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重点开展具有被盗风险性的帝王陵寝、墓群、窑址、石窟寺、石刻以及重要古建筑的技防设施建设,集中实施一批重大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特别是帝王陵寝以及尚有埋藏的古墓葬,要全部纳入“十二五”规划项目库。
今天下午,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在西安成立。该中心主要负责收集、汇总、整合、分析、研究全国文物犯罪信息,定期提交文物犯罪案件情况和文物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为全国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为打击文物犯罪信息中心授牌,并与来自北京、河北等17个省份的公安、文物部门负责同志一起,观看了陕西省公安厅刑侦局关于信息中心建设情况和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演示。
文物犯罪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文物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文物案件信息库、涉案文物信息库和案件分析运用系统,是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信息平台。
国家文物局执法督察司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的成立将全面解决全国各地打击文物犯罪工作中信息不畅、各自为战的问题,全面措升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信息和科技水平,在全国形成打击的合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