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20周年馆庆,作为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起源展、唐代壁画珍品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闫金及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席威凯等出席。
从2001年起,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组织实施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充分揭示早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回答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过程、原因和机制等基本问题。由国家文物局、科技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是探源工程在中原地区阶段性成果的总结。该展览联合7个省区24家文博单位,体现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多元并蓄的文化发展史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开展仪式上,单霁翔指出,通过探源工程课题研究带动展览,不断把这些研究成果传播到社会,使广大民众都能够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实实在在的辉煌成就。
唐代壁画珍品馆是中国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合作重点项目,历经10年建设完成。恒温、恒湿的展出环境使这批珍贵唐代壁画得以面向观众开放。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首批展出《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等97幅馆藏珍品。景俊海在发言中说,陕西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唐代壁画珍品馆的建成开放对展示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推动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