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唐瑛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我馆,就西安石油大学校级第五批通识教育精品课程《戏曲鉴赏》建设和省级课题“陕西高校戏曲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美育路径研究”、“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戏曲通识课美育创新路径研究”开展实践学习,通过深入了解秦腔戏曲文化传承情况,为石油大学的相关教学研究和学生科创实践活动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我校团委副书记毕晓楠和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热情接待了研学师生,详细介绍了秦腔戏曲、秦腔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西安交通大学秦腔基地作为全国首批及陕西省第一个入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成立五年以来的建设传承情况。

研学师生还参观了秦腔博物馆,通过讲解老师的生动讲解和现场沉浸式体验,秦腔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深深震撼了同学们,大家深刻感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直呼“走出去”体验百年名校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是十分难得的宝贵机遇,对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和增强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二十大报告里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秦腔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陕西本土特色的戏曲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价值和研究意义,高校是保存、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陕西秦腔博物馆是重要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接待了大量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交流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让二十大“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春风吹进大学,丰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秦腔戏曲文化在高校及海内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此次“走出去”科创实践活动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对她们今后的学习、就业乃至人生长远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做好传承传统文化的火炬手,积极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