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下午3点,来自印尼、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 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波兰、俄罗斯、泰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十二个国家及地区的电力能源高管走进交大博物馆,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
来宾一行在一楼大厅首先观看了正在展出的交大教学科研获奖成果展。科学无国界,来宾们对此次陈列展出的科研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了交大和交大人对世界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接下来,在秦腔小剧场里,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秦腔文化盛宴:小花旦《拾玉镯》片段表演惊艳四座。赶鸡、喂鸡和针线活以凝练的舞台做工展示出来,碎步、剑指、提襟、山膀按掌、兰花指、云手等戏曲的经典程式令观众们目不暇接,场内快门频闪,啧啧称奇。出神入化的水袖表演把中国戏曲最美丽的身段特色展示给外国来宾,长袖的甩、掸、拨、勾等动作表现出丰富情感。一时场内水袖翻飞,秦声激越。《千古一帝》唱段中秦王嬴政的扮演者飘逸和英武,嗓音圆润干净,把秦腔生角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表演结束,来宾们争先与老师们合影,希望将这份奇妙的艺术永远记录下来。随后,大家还参观了秦腔博物馆馆,细细了解了每一件戏服的渊源,每一件乐器的特点。
来宾一行还参观了历代艺术文物馆和皮影馆。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千多刀的匠心雕刻,每一件陶器,每一幅皮影,无不在向他们介绍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还在沉醉于秦腔艺术的外国友人瞬间又被魅力的历代文化艺术瑰宝圈粉,纷纷发表自己观点讨论前中国古人的神奇。
最后,一行来到了钟明善书画艺术馆,亲自体验书法乐趣。在博物馆老师向大家讲授持笔方法后,学员便激动地开始了书写。有人初拿毛笔,有人初写汉字,妙趣横生。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一旁悉心指导,文字的差异并未阻挡大家学习的热情,学员们都表示荣幸之至,可以将“春满人间”“自强不息”等中国汉字留在笔下,并题上自己的名字,甚至是“中国书法版国家地图”,将它们带回自己的国家。

5点30, 大家的交博参观体验行程结束,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有结束,一位学员在结束时说道:“It’s very interesting to Build a museum in a university . The artifacts in the ey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nother way because their hearts are purer.”(在大学建造一座博物馆非常有趣。大学生眼中的文物是另一种方式,因为他们的心更纯粹。)
